• 提交成功
  • 姓名为必填
  • 性别为必填
  • 年龄为必填
  • 学历为必填
  • 联系方式为必填
首页 资源中心 专业科普 专业文献 疑似自闭症?确诊自闭症?有什么不一样?

疑似自闭症?确诊自闭症?有什么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次数:
分享:

一星期总有几次,我会听到某个家长伤心地告诉我们:医院诊断他的孩子疑似为自闭症。


“疑似?那究竟是不是?”


通常他们都会以沮丧、困惑这样的词汇描述自己的心情,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当下应该做些什么。




就不能像感冒发烧一样

有个明确的诊断结果吗?


经过评估,很多家长拿到医生的诊断是“疑似自闭症”。但是他们仍然放心不下,纠结于“是”或“不是”二者之间。于是,带着孩子游走于各大医院到处诊断,就为了求得一个心安的结果。


就像前面说的,经常会有家长向我们询问——


“孩子像自闭症的症状,但是去医院检查说是疑似自闭症,这代表孩子是正常的吗?


为什么孩子确实存在客观的能力问题以及行为问题。但是孩子却不能被确诊是否就是自闭症,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疑似自闭症。


这里必须先提一嘴:许多自闭症诊断, 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资料不够充足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到孩子的某些所谓的“异常行为”而作出的。特别是当孩子越小时, 诊断的准确程度就越不一定完全精准可靠。


所谓“疑似”,意思是说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跟自闭症的表现很相似,或者某些表现是一样的,但是却又不满足自闭症的典型表现。


比如孩子不说话。尽管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是语言障碍,但是大家别忘了,语言发育迟缓也是有语言能力落后的核心表现。


发育迟缓不一定是自闭症,但是自闭症一定伴随某些能力上的迟缓。


而孩子不跟别的小朋友玩,虽然是社交能力障碍的表现,但是也有另一种原因,就是孩子本身性格原因导致的。


诊断为自闭症, 说明孩子通常有以下三项困难或不足: 在人际互动上有缺陷, 不能有效运用语言跟他人建立社会关系, 有固执性行为的情形,在生活上, 孩子还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做出具有被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行为。


一般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孩子,几乎是会被判断为自闭症的,但是如果只满足其中某一个方面的行为表现,是不能被判断为自闭症的。


● 再次强调: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反复确认诊断结果上,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就要立刻进行干预。


谁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快乐健康地长大,但面对孩子的种种症状,作为家长应该把悲伤收起来,用爱与温暖陪伴他们。 


自闭症并不是孩子发展上的死刑,许多曾确诊为自闭症的孩子,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干预之后,都成长为具有社会性、有沟通能力、有生产力的大人。




大多数训练自闭症的方法都把注意力放在教孩子做一个“服从的孩子”这件事上。


但其实自闭症儿童面对的最主要挑战并非在认知,学业,或服从度的发展上,而是孩子在融入社会及建立互属关系发展上有困难。


当孩子疑似自闭症,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干预方针是:教导孩子和家人,在任何你的孩子能做到的行为上,跟他建立社会性的关系。


当然,家长自身心态的调整也很重要,切记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