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成功
  • 姓名为必填
  • 性别为必填
  • 年龄为必填
  • 学历为必填
  • 联系方式为必填
首页 资源中心 专业科普 专业文献 鼓励孩子说话的家庭实用技巧

鼓励孩子说话的家庭实用技巧

发布时间:2020.04.12
浏览次数:
分享:

许多宝宝到了2岁还不会讲话,或者出现发音不清、讲话声音小、不流畅等问题,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做什么?

言语发展是先天和后天的混合物,基因遗传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智力和发育问题,然而大多数取决于环境。在家庭育儿过程中,您是否给宝宝提供了充分的环境刺激?是否给予宝宝沟通交流和参与的机会?是否在宝宝说话的时候及时地反馈呢?

下面是关于在家庭中鼓励孩子说话的实用技巧

“尽早对话”

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说话,尽可能早甚至一出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许多用心的父母在孩子婴儿时期通过说话、唱歌、跳舞、手势等多种非语言的方式和宝宝“对话”,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候模仿一下宝宝,它一定很开心。

“朗读说话”

从宝宝6个月开始,寻找合适的绘本和认知图片,鼓励宝宝去看,或者选用一些带纹理的图片,让孩子去触摸。接着尝试让孩子念出图片上的名称。随着年龄增长,可以教宝宝唱出一些富有韵律的童谣,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宝宝12-15个月时,鼓励他(她)去讲画册上的故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使用妈妈语”

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宝宝,妈妈(或其他家人)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宝宝非常吃这一套,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高扬的声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她)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

“做宝宝的导游”

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莫名其妙,充满好奇,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宝宝的“导游”,比如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例如:带宝宝去吃超市,“我们现在在家乐福超市,超市里有水果、牛奶和蔬菜”,与此同时,妈妈要带宝宝在超市里“逛”,并适时地提出问题,观察孩子的反应(即便他们很难理解),自然、亲切的语言“导游”,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的认知力发展。


“吃出来的语言”

为宝宝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咀嚼使宝宝的口腔得到锻炼,使言语表达的“硬件设备”趋于成熟。有些宝宝因为没有咀嚼锻炼,在学习语言时,咽喉和口腔肌肉不知道如何配合,出现不知如何发声现象,所以改到添加哪一类辅食的时候,都不要忽视,言语训练师最推荐的食物有“苹果条”、“饼干条”、“紫菜”、“胡萝卜条”。

无论您的孩子现在多大,早期识别和及早干预是帮助宝宝说话的最佳方法,选择专业的机构和言语训练师,您的孩子能够更轻松地与这个世界对话!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