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口吃,传统的方法是不进行直接的训练,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对一些孩子也需要进行直接的干预或训练。如经过咨询和医生的指导后,那些改善不明显的孩子。可能环境的干预和交往方式的改变对这类孩子口吃的效果不明显,需要直接改变他们的说话行为。
需要直接进行干预的口吃孩子有下列三种:
①说话时呼吸气流的处理不当或声音紧张;
②有意识地中止口吃;
③有意识地回避口吃;
如果需要直接干预的话,常用的直接干预方法有以下几种哦:
要求孩子缓慢地说话并示范如何缓慢说话,杜绝孩子“波浪”(时快时慢)式的言语,减慢语速可减少单词重复的次数。让孩子慢慢讲话,特别是开头第一句,甚至头一个字,更要慢而再慢。
家长应耐心倾听,不要忙于插话,不要用插话代替孩子要说的话。孩子说完话过1~2s再做反应,用慢节奏回答,并尽量用孩子刚才用过的词语。
家长应该用一种和蔼温柔的表情和态度,从容不迫地说出一句话,让孩子跟着复述。孩子开始如果讲不好,切忌急躁,应耐心引导。
稍有进步后家长要马上赞扬鼓励:“对,就这样慢慢讲,你看,比昨天又进步了。”
口吃孩子唱歌或朗读课文时并不口吃。这是因为这种语言活动中的节奏感使然。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课文、说儿歌,使其掌握语言的节奏。再进一步引导他以读课文的节奏来说话,一点点地过渡。
当孩子出现口吃时,家长可以打拍子,打一拍说一个字,一字一字慢慢说。也可以利用音乐节拍伴奏练习。这样的节拍训练往往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等这些语句被突破,说起来不再困难了,也就用不着节拍了。
口吃的孩子在他不大留意自己讲话的时候,或是自言自语的时候,往往不口吃。因为这种情况下他不大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借游戏之机,扮演某一角色,使他感到不是自己在说话,而是“角色”在说话。
经常扮演角色说话,孩子也就忘掉了自己的“口吃”, 而后再逐渐地迁移到日常用语中来,口吃也就得到了矫正。
父母或老师对孩子要给予多方面的温暖和帮助,孩子才能有信心将口吃矫正过来哦。